何朝宗是明代馳名中外的瓷雕藝術大師,其高超的瓷雕技法,形成獨具一格的“何派”瓷雕藝術,傳承至今。因此,何朝宗被后人尊為德化瓷雕藝術的傳統師祖和一代“瓷圣”。德化陶瓷歷史文化和德化瓷器也因何朝宗的名氣而譽滿天下,是瓷都人民值得驕傲和紀念的歷史人物。但這樣的一位杰出人物,其一些紀念載體卻很不應該被忽略、冷落,如其出生地、墳墓和為紀念他而建的觀音巖寺(碧象巖)等。因此建議:
一、把何朝宗出生、故居地——后所村(在現城東片區轄內)的虎頭山,辟為何朝宗公園,將混葬在坑頭山隆泰公墓中、少有人知的何朝宗墳墓遷往公園,單獨建成“瓷圣”陵墓進行保護管理,并在公園里樹立何朝宗雕象,讓人們在休閑中紀念我縣這位杰出的歷史人物。
二、城東片區對面的觀音岐山,是何朝宗開采優質“白泥”燒制質量上乘的瓷觀音地方,山上有眾瓷民為紀念何朝宗給德化陶瓷業帶來空前繁榮這一巨大功績而建的“碧象巖”,內供奉的神佛象,均為“何派藝術”傳人親手雕塑的作品,清初曾供奉過“雕塑大師何朝宗神位”以紀念其功績,不幸在十年文革中寺宇佛象均遭毀?!氨滔髱r”雖歷經盛衰,但正如《德化陶瓷志》所斷言:不論歷史如何變遷,“碧象巖”始終是民眾紀念“瓷圣”何朝宗的載體。因此要把現殘缺不全的“碧象巖”(沒有正殿,以前正殿掛的趙樸初題的“圓通寶殿”被隨便閑置在雜物堆中)修茸完整;把坑坑洼洼崎嶇不平的進寺小道平整、拓寬和硬化;在寺內增設“雕塑大師何朝宗神位”;并為“碧象巖”設立保護管理機構,把我縣這一珍貴的陶瓷歷史文化遺產修復、管理和保護起來。讓“碧象巖”成為觀賞德化陶瓷文化和朝圣旅游景點。
三、把何朝宗故居地后所村(城東片區)、虎頭山公園、正在建的后所段防洪休閑綠色堤岸和觀音岐“碧象巖”四點有機連結起來,建成紀念“瓷圣”何朝宗的平臺和旅游觀光的景區。